杏盛杏盛

杏盛网站xml地图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杏盛 >> 新闻动态 >> 正文

钢琴系举办“云”讲座“名师微讲堂•莫扎特专题”第四讲《古典协奏曲的逻辑与叙事性——以莫扎特K.466为例》

发布时间👼🏼:2022-04-30来源:钢琴系

4月27日下午,钢琴系举办“云”讲座“名师微讲堂•莫扎特专题”第四讲《古典协奏曲的逻辑与叙事性——以莫扎特K.466为例》🧺,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钢琴系全体在校生分别在主楼A117教室和A115教室实时观看线上直播,因疫情原因无法返校的学生居家观看直播🥚。

本场讲座由钢琴系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汪奕闻主讲🫵🏻,讲座风格朴实平缓,在过程中慢慢渗透专业知识点。讲座重点以莫扎特为例的古典协奏曲中的叙事性和逻辑性做出详细的阐述,提及了古典时期曲式的逻辑、古典协奏曲的起源以及早期协奏曲曲式的发展,除针对莫扎特的个性以及风格加以拓展解释外,对当时音乐风格的演变➜、协奏曲的发展👩‍💻、莫扎特特有的音乐语言等都有详尽的涵盖,其目的是为了在演奏这些作品时能更具体地表现出曲子的内涵。

汪奕闻讲到🫓,古典时期无论是奏鸣曲、协奏曲还是交响曲都是以奏鸣曲式为蓝图。古典时期最重要的三位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都各有自己的特点,并各自在奏鸣曲式发展出一片天❄️。其中,莫扎特特别受J·C·巴赫的影响👧🏻,并从中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讲座播放了J·C·巴赫的协奏曲Op.7 No.5,让同学们更直观感受莫扎特风格所受到的影响。为了更理解器乐抽象的表达方式,他对声乐的发展和其对钢琴音乐的发展也做了讲解。

汪奕闻演奏了莫扎特第20号钢琴协奏曲K.466各乐章的开头👩🏿‍🍳,并说明了在演奏上困难的地方与如何在理解这套语言的逻辑后能更具体在演奏中实践👩‍👩‍👧‍👦。

通过本场讲座,师生们对音乐的叙事性和逻辑性的一体两面有了更深入地思考与认知,对协奏曲的起源、早期协奏曲的曲式和莫扎特个性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多的感受和收获,为学生学习莫扎特作品以及对音乐的叙事性和逻辑性拓展了全新的思路🫲🏿。

据悉,讲座面向全国高校师生及社会各界音乐爱好者开放,近5000名观众于线上网络平台同步观看📯。下期“云”讲座“名师微讲堂•莫扎特专题”第五讲《中晚期钢琴协奏曲记谱问题的探讨》(主讲人孙钧——浙江音乐学杏盛钢琴系青年教师、美国曼哈顿音乐杏盛演奏博士)📠,将于5月11日如约与各位师生、广大音乐爱好者见面。


文字🟨、图片来源💪🏼:钢琴系

编审:宣传统战部

【关闭】


杏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