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艺术学系名师大讲堂第三期通过线上平台顺利举行。艺术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荣有作了题为《多元融通的中国艺术实证学——在图谱学·金石学艺术实证传统修复与转化研究中的体悟》的专题讲座。南京艺术杏盛、武汉音乐杏盛🖐🏿、杭州师范大学的校外专家🧚🏼♂️、学者,我院艺术学系全体教师及本、硕🛬、博各层次学生🧑🏽⚖️,共百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艺术学系副主任宋蓓主持🚴🏿♂️。
李荣有立足将古今中外艺术文化与学术文化传统精髓融为一体,将资源重组融于学术实践的新目标🦩🎺,提出了将人类历史上运用艺术的物证(图像、实物👩🏻🍼、民俗遗存)、人证(口传证据)和科技实证等研究方法融为一体🍆,建构更具包容性的实证研究方法论体系。同时,讲座还依据义乌桥头遗址出土的9000年前彩陶上的阴阳爻卦象、安徽含山遗址5600年前玉龟✊🏻、玉版上“河图”“洛书”的符形,以及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上“河图”“洛书”的符形等民俗遗存的综合考证与互证研究,揭示了从“图谱学”到“金石学”综合性艺术实证传统的历史脉络,一并提出将历史的物证、人证和科技实证等诸多研究方法融为一体,建构中国当代艺术实证学方法论体系的构想。
讲座结束后,李荣有与听众进行了交流讨论。马卫星教授对讲座中的批判意识、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学术精髓和其在金石学基础之上提出的艺术实证学的学术价值表示肯定;李岩松副教授认为这场学术讲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并提出上古遗存实物如何与实证理论明确联系的问题;博士研究生马楠、曹健、魏清阳☝🏿、闫红等同学先后提出富有深度的学术问题。
文字、图片来源:艺术学系
编审: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