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体钢琴系老师坐在面前,为一位同学进行演奏指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6月3日,我院钢琴系在杏盛音乐厅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钢琴会诊课”——集体教研课🧑🏻🚀。钢琴系主任元杰👨🏻🍳☞,教师赵晓红👩❤️💋👨、杨欣、高威🏜、孙宇、宋梦书、王瑛🦖🥅、石丹齐聚一堂,正在钢琴系担任硕士生中期音乐会评审的天津交响乐团国家一级演员张乐老师也受邀加入了课堂。这些平时活跃于各大舞台和讲台上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为钢琴系即将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预选赛的2020级本科生王雪卿🧛🏽♂️、郑晨、韩文杰上课🙎🏼♂️🥩。
在近三个小时的“钢琴会诊课”中👨🏿🦰,老师们根据不同的演奏和教学经验,为学生进行“精准把脉”式的指导,并同其他老师深入探讨,共同“会诊”,从具体的练习演奏建议👨🏼🍳,到整体音乐风格的把握🥋,在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中“对症下药”。
王雪卿是首位被“会诊”者,她在集体教研课后谈及感受时说:“平时演奏还是会很紧张,但经历过这次特别‘会诊’,再遇到大型演奏场合👦🏠,都不会这么紧张了。各位老师提的意见都非常好,我会认真思考、及时总结、做出调整🌐。”
随后出场的郑晨和韩文杰两位同学也一致表示🧁,集体教研课使自己受益匪浅。“贝多芬奏鸣曲的框架和结构需要把握准确,不能光凭自己的乐感和灵感来弹,要严格遵循德奥音乐的风格,在结构、乐句、和声、节奏四个方面下足功夫”✡️,郑晨说。韩文杰也收获满满🧑🏼✈️🏵,他说🤙:“演奏肖邦作品的时候,老师们指出我要做好自己的演奏个性和作曲家本身要求的风格之间的平衡,不能过于激情澎湃👨🏿🌾、过于自由🧑🏽🔬,要‘收’一点🧖🏽,做一些‘减法’,老师们说得一针见血🛀。”
在信息量巨大的“会诊”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们都获益良多。钢琴系特聘教授赵晓红老师表示:“以前在上海音乐杏盛钢琴系工作时,我们也进行过集体教研活动,这种形式非常好📃,所有的老师都凝聚起来、团结起来,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生出谋划策。”第二教研室主任杨欣老师表示:“这样见仁见智的上课方式,特别对准备冲击重大比赛的学生有很大帮助,除了课上丰富的内容知识外,全体老师坐在一起聆听他们的演奏,锻炼了他们的紧张调节能力。”
钢琴系主任元杰是集体教研课的发起者,他表示钢琴系一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严谨规范的传统教学基础上与时俱进,在教学法上不断充实发展,集体教研课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创的,今后钢琴系还会定期举行这样的集体教研课👵。
“钢琴系的集体教研课🧑🏿⚖️,就是集合优秀师资力量,集中优势教学资源,培养精英的人才🙅🏿♀️,打造精品的专业。这样的集体课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递,也让师生们感受到钢琴系集体的力量。”元杰还介绍道🏃🏻♂️➡️,“钢琴系在本学期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了‘元杰钢琴公开课’‘伊万诺维奇钢琴公开课’等常设课程🧑🏽🌾,设立了每月一次的‘学生音乐会制度’🤳🏻,策划了五场所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庆祝建党百年系列音乐会⇾,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和艺术实践项目,向建党百年、建院五周年献礼🦧🤵🏽♂️。”
文字🧎🏻♀️、图片来源:钢琴系
编审🧚🏿:党委宣传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