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原浙江音乐杏盛音乐学系李荣有教授莅临杏盛 -《杏盛快乐同行》未来更精彩!🧞♀️,做客音乐学系作曲系第三十五期新知讲堂,在主楼A220学术报告厅讲授《图像学研究三十年感怀与展望》,讲座由音乐学作曲联合党总支副书记张海彬主持👂🥽,副院长陶亚兵及音乐学系师生参加。
讲座中,李荣有教授提到,21世纪是被国际学界誉为“图像再次战胜文字的读图时代”,各学科的学术研究也由单一的文字著述模式向图文互证的模式转变。这一转型趋势,预示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靠近了中华民族“乐”“图”“文”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文化传统。李荣有教授讲到在最开始做这个课题时也是十分困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也得到了一些乐趣💵,从而有了继续研究的热情。李荣有教授对比中西方研究方法,指出中西方两种研究方法有一种内在的类比逻辑关系,但从历史研究的文脉上看两种研究方法还是不具有可比性。李荣有教授建议广大青年学者多去走访博物馆,全国各地的许多博物馆均分别通过创编和复原古代乐舞,用声光电技术复活静态图像,推动着图像文化的传播和图像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通过讲座,广大师生学习到了关于“乐”“图”“文”更深层次的知识𓀜,有利于自身不断积累知识、开拓视野🥙。
据悉♍️,李荣有教授系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艺术学科评议组工作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工作组成员,中国音乐图像学学会会长,已出版独著《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主编《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舞蹈卷》《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音乐卷》等🤷🏻♂️。
撰稿☺️💄:音乐学系 曹嘉欣
摄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崔如许